《楞伽经》奥义解析 第13课·婚姻爱情问题与三种意生身
00:00
第13课·婚姻爱情问题与三种意生身
师兄们,大家好!
自我讲经以来,已经有无数个女性师兄向我哭诉过感情问题。也就是说,自己的爱情或者婚姻出现了问题,自己的爱人背叛了自己……
这么久以来,向我来哭诉的主要都是女性师兄,几乎没有一个男性师兄跟我去谈自己的感情出了问题,我想应该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相对男人来讲,女人当她陷入爱情或者婚姻的时候,她相对地老实那么一点点,所以不容易出问题。所以说,来哭诉的男师兄现在是零。
还有一点,就是男人和女人不同。女人遇到了一些悲伤痛苦,她喜欢去倾诉,去找自己的闺中密友,或者是找自己信任的人去倾诉,去寻求答案;但是,男人遇到这样的类似的问题,往往就压抑在自己的心里自己去消化。
还有就是面子问题。因为,男人即便是遇到了自己的爱人出轨的这样的情况,这属于被戴了「绿帽子」,他不好意思讲。所以目前为止,来哭诉感情、婚姻出问题的都是女性的师兄。
最近找我的师兄也比较多,所以今天我们再抽一点时间来讲一讲这个话题,就是婚姻啊,爱情啊,为什么会出问题的这个话题。
其实,过去在分享《大藏经》的时候,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专门就讲婚外恋。但是,讲完之后到现在为止这么长时间了,大家的思想都有所变化,我个人也有所变化,所以,今天我们再来抽出一些时间来讲一讲这个问题。
本来是讲《楞伽经》的,却要插出这么多额外的话题的时间,我相信佛菩萨能够宽容并且谅解我们,因为佛菩萨以众生心为心。
《地藏经》里也讲了,你去向穷苦人布施的时候,你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比你去供养他(佛菩萨),他还开心呢!所以,对于佛菩萨而言,他们是把众生放在第一位的。而婚姻和爱情是几乎每个师兄都会遇到的,如果出现问题大家是非常痛苦和悲伤的。所以,今天在讲《楞伽经》的当中,我们就先插点题外话,其实也不是题外话,都是众生心里的事情。
首先我们想一想:婚姻和爱情,为什么你会跟那么多茫茫人海中的这个人偏偏有了爱情或者婚姻?学佛了,我们都知道,都是前世的因与果,对吧?都是前世的业债。
如果你们过去不认识,没有任何的关系,你们今生也很难碰到一起,无始劫以来可能就相互搅缠着。
阿难和摩登伽女曾经五百世都做过夫妻,导致佛出现于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化现的时候,他们还是会相识,还是会在感情上相互拧绞。所以,我们知道,不管你面前的这个婚姻或爱情的对象,他是符合你要求,符合你理想,还是不符合你的要求和理想,都是过去世的关系,这一点是大家先要搞明白的。
因为,我个人并不是婚姻爱情专家,我也不是性学专家,所以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完全是出自我个人的角度,肯定不太完善。所以,大家就拣着能够启发到自己的来听,其他的就忽略不计就可以了。
婚姻和爱情出现问题,我们总结一下(以我个人的角度总结一下),就是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第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婚姻和爱情的基础,它本身就不牢固。你跟这个人在一起并不是出于爱在一起的。尤其是现在男孩子、女孩子,尤其是女孩子都比较现实,她选择这个男孩子未必是真的爱……
也有可能是真的爱,但有的时候可能也是着重这个男孩子背后的一些条件,或者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有的时候有一些女孩子选择这个男孩子,是因为她在感情中屡屡受创,受尽了伤害,她发现这个男人虽然自己不爱,但是他给自己安全感,他对自己很好,像个家一样,像个港湾一样……然后就选择了。
所以,感情的基础本身有问题,要么就是很多的附加条件影响了你的判断;要么就是一方很爱另一方,但另一方是凑合着在一起的,是没办法才在一起的;或者是因为他多少年来对我们家有恩、对我有恩,就像古代这个女人跳河了,那个男的把她救了,这个女的就报这个救命之恩,就跟了这个救他的人……其实,感情的基础它并不是一个双向的互相相爱的这样一个关系,所以,未来若干时间之后感情出现问题也是可以料知的。
也有一些,就是一开始感情基础是没有的,但是,时间长了日久生情……你养一个小宠物慢慢还有感情,倒是也有这样的情况。但是,感情基础的不牢固,一开始两个人在一起就不是因为彼此深爱,这是后来导致婚姻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本来基础就不牢啊,以后不可能不出问题。好像地基就没打稳啊,这个大厦,建的越高它越危险……大家能够理解这一点。所以,所有那些感情基础不牢固的,以后出了问题的,你都要想想:最初为什么在一起?这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现在还能不能维系?不能维系,那就各找各的适合自己的感情去。只能是这样了……
第二点,婚姻和爱情为什么出问题?本来两个人也是有感情的,简直是亲密无间,如胶似漆的,然后走入了婚姻的殿堂,或者开始谈恋爱了。后来为什么又出问题了?因为厌倦。
人是特别容易厌倦的动物,我们讲过,据说一个男人,即便是他娶了世界第一美女,最多超不过三年他还是会厌倦的,他看这个女人跟其他的女人没什么区别,他不会再有激情了……
因为天天天天朝夕相处,彻底厌倦了!而且,已经对这个爱人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程度,甚至深入她内在的很多不完美;结果导致一直给她减分儿,减分儿,减分儿……谈恋爱的时候一直给她加分儿,所以才选择了她。
结果在婚姻中或者长时间的相爱中,慢慢地发现了对方身上的不足,就开始一直给她减分儿,减到最后都不及格了,还不如随便大街上找来一个长相普通的女人呢……
因为厌倦,所以很多婚姻专家就说你要经营你的婚姻,你要用心经营。如果你真的用心经营你的婚姻,让它充满新鲜感,那么肯定你的爱人厌倦你的速度就慢一些,但也不是说就绝对不会再厌倦你了,因为人就是这样的。所以,当厌倦的时候,怎么办?不是男人或者就是女人就会出问题了,这个时候要出了严重的问题,那么,怎么办?凉拌!没有别的办法了……不能凉拌的时候就忍呗,还能怎样呢?
然后第三个,婚姻、爱情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成长的不同步。这个男人或者女人一直在精神上成长,事业可能做得越来越出色,但是他的另一半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不求进步。有的家庭是男人越来越优秀,但女的慢慢成了家庭主妇;有的家庭是女人越来越优秀,但男人依然还是做着二十年前的工作,领着二十年前的工资……两个人成长不同步、物质上不同步、精神上也不同步。因为每个人都在变化,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如果你跟他成长不同步,那么,出问题也是早晚的事情。怎么办?
他成长,你也要成长,他可能喜欢足球,你可能喜欢音乐;你们未必在同一个领域,但你们都要成长。如果你停下来,觉得「我结婚了」,或者「我找到了一个稳定的爱情对象」,我就放松了,我就不求进步了。
我以为「我就找了一个铁饭碗」一样的……这样是最危险的!早晚有一天,你会看到你自己到底带来了什么——你的懈怠、你的满足带来了什么?所以,共同成长很重要。共同成长意味着虽然你们不一定在同一个领域成长和进步,但是,只要都在成长和进步,你们对于对方来讲,就会一直有持续的吸引力。
他即使在外面受到诱惑,他都不忍心放弃你;因为你也很优秀,他跟你都磨合这么多年了,如果放弃你,他在外面也很难再找到更合适的,他也没有那么多年的时间再去磨合。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共同成长。
这个共同成长还体现在,比如说:家里老婆学佛了,但是她的爱人一直还是杀、盗、淫、妄、酒……还没学佛,这样也很容易产生感情的断层,一个变了,另一个没变。这个老婆(这个女性),她一直在用佛教的十善业道约束自己的言行,她越来越清净,思想境界一直在提升,甚至都开悟正觉了……然后她的爱人还在杀、盗、淫、妄、酒呢,这明显就是两个频率的人,不分开也很难。
所以,一旦感情出问题,你要从各个角度去分析一下。如果你想维护好你的感情,一定要注意,就刚才我们说的:一个是好好经营,想办法创造更多的新鲜感;第二个就是一定要共同成长和进步,一定要成长,你不可以懈怠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越来越走向衰老,即便是过去你非常帅或者非常美貌,你早晚有一天会衰老。
那个时候,你用什么去吸引你的爱人?如果你精神上不成长的话,你用什么去吸引他?而现在满大街都是帅哥、美女……
优秀的人(男人、女人)不计其数,如果你不成长,你用什么去守卫你的爱情或者婚姻?
第四个,爱情、婚姻出问题,还有可能就是一开始在谈恋爱的时候(在结婚前)不太了解对方,当时还是蛮冲动,不太了解,结婚以后慢慢发现性格是真的不合。这个人的喜好跟我完全是对立的,甚至生活细节上,我特别爱干净,他特别邋遢,怎么就改不了……有很多的生活细节方面,就是性格完全不合。也有可能就是两个家庭内部有问题,就是说,他的爸妈实在是太难相处了,太不讲道理了,我的爸妈或者也很不讲道理,让她难以忍受……这些情况。性格不合,有两个人之间的性格不合的问题,还有两个家庭之间的很多矛盾和问题,也容易让婚姻破裂、出问题。
然后,还有就是第五点,就是性关系的不和谐。第四点是性格上的不和谐,容易让婚姻、爱情出问题。第五点是性关系方面,两个人是真的不合适。网上的调查也表明,大多数说性格不合的,实际上基本上都是性关系的不和谐造成的。
如果过去还没学佛的时候,就是说,你可以想办法让这方面和谐。但是你学佛了以后,很多师兄他开始真的欲望就淡了。然后有的师兄说,我想打坐(我想禅修),我也知道禅修期间禁欲比较好,但是呢,我的爱人还有这方面的需求,没办法还要应付。应付完明显感觉自己禅修的时候能量下降了,能量流失了,不在状态了,很散乱,甚至昏沉……这没办法,因为你还在家庭中,你也没出家,随顺众生也包括随顺你的爱人,随顺之后你必须付出代价。
但是,你就把他想象成是佛菩萨的慈悲,你观想自己就是佛菩萨,你是因为慈悲才去随顺他,你只能这样观想。那有的师兄是单身,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就好很多。
所以说,不管怎样的出问题,是感情基础不牢靠,是厌倦呢,是成长不同步,还是性格或者性关系不和谐……看看这么多方面的问题,各式各样的问题,所以说,感情、婚姻真的很麻烦。
其实,感情婚姻出问题还有一个原因,第六点,就是你当初看走眼了,你选的这个人有问题,他就是一个「花心大萝卜」的类型,他就是这样的,他风流成性,这是他骨子里的他无法改变的,他娶了谁,或者她嫁给谁,他(她)都会这样。他(她)就是这样一个人,那你怎么办?他(她)本身就是花心,他(她)无法控制自己,就好像蛇走不了直路一样,他(她)就是这样的……那你怎么办?你不能忍受,也只能就放弃。
面对着诸多的问题我们发现:要么改变、要么放弃,我们几乎只有这两条路。
要么改变、要么放弃,如果不能改变,也不能放弃,怎么办?容忍。你只能忍,那你就修忍辱了。因为都是前世造的因,感召来的现在的结果。如果过去你没有伤害过他,他今生也肯定不会伤害你;过去你不欠他的债,他今生也不会来讨你的债。这个「债」,包括金钱方面的,包括生命方面的,包括感情方面的债……
所以这样一分析,觉得众生真的很苦。现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面临着婚姻或者爱情,也面临着其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众生真的很苦。然后,我们分析到最后,「苦」的根源在哪儿?还是「执著」。你执著你的婚姻或者爱情,你执著这个人是你的,不是别人的,所以你无法忍受别人跟你分享他……因为你执著,你还是把它当「真」了,把这个人、把婚姻这个事儿、把这个社会、把生命现象完全地当真了。你忘了它就是梦幻,就是识心造出的梦幻,你忘了,你太当真了……
所以,当被伤害的一方被激怒的时候(当知道了真相,当被激怒的时候),恨不得杀死他(她)的爱人……爱之深则恨之切,感情真的很伤人啊。
所以,《楞严经》上告诉你,情深意重不是好事情。一方面你脱不了轮回,另一方面你早晚、早晚会受到伤害,各种各样的伤害。即便是你俩婚姻一直没问题,彼此相爱,但是,也有可能有第三者来插足……危险是无处不在的。
所以,如果你把你生命的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婚姻和爱情上,你会痛苦死的。如果学了佛你知道:我们这个肉身(这个色身),就是因缘会遇聚合的,它是虚妄的。
如果真的无常鬼突然来到,你执著的一切,你哪个你能带走?「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什么你都带不走,只能带走你的「业」,无论是善业还是恶业,这些跟着你,无数世地跟着你,除此之外,什么也带不走。
当你知道这一点的时候,师兄们,原来你真正能带走的不是金钱,不是爱人,不是你的什么房子、车子、票子、孩子……而是「业」。真正的业与你永远相伴随,如果你还在轮回中,永远在轮回中,业就永远伴随着你。
所以,今生赶快多做善业,即便是被伤害了,也要少起嗔恨,想象着我过去世肯定伤害过他,不然他不会来伤害我的,这都是「业」。
如果因为你看清了生命幻相的本质,看清了「业」的本质,你彻底的厌倦了这一切。
那恭喜你:你的婚姻和爱情上出现的问题,成了最好的一个逆增上缘,能让你发心修行,你再也不会陷到情执的苦恼当中去了。
所以,那些学了佛的师兄真正多做禅修,认识到生命的实相的这些师兄,他的痛苦变少了,他知道了自己的真身是什么,他只是在这个色身中来体验人生而已,来还他过去的债而已!如果他厌倦了这个轮回,他就出去不再回来,当你彻底地受了极大的创伤和打击,你彻底的厌倦了这一切的时候,就是你将要解脱的时候了。
所以我们看,「痛为康之邻」,痛苦、伤痛是康复的邻居。这边无尽的痛苦和伤痛围绕着你,但是另一方面,你一念之间可能就是大彻大悟,彻底地放下。只要放下就没有痛苦,「放下」不意味着你马上出家,如果你是独身的或者你现在还没结婚呢,你要放下很容易的,不跟他纠缠就好了。
但是,如果已经陷入婚姻,或者陷入婚姻很多年,孩子都好几个了,放下不容易怎么办呢?你只能是不再执著他。当你不再执著这个人的时候,他就不再伤害你了。你受伤、你痛苦,因为你爱他,如果你放下,你不爱他,随他去,爱怎么怎么……发生什么事你也不会痛苦了。所以,开始他值得你爱吗?如果真的他是这样伤害你,他值得吗?如果他不值得,你为什么要爱呢?放轻松一点,放下你的执著,你立刻就轻松了。
慧律法师有一次在回答一个哭诉的女弟子的问题的时候,就是说,这个女弟子说她的老公背叛自己了,都六十多了(六七十了),背叛自己了。慧律法师说:你就当租出去了。不要觉得他就是我一个人的,你当租出去了,现在你又不能离婚,你只能当租出去了,随便……
你自己过好你的,你自己过好你自己的生活。你所有的依靠都在自己身上,不在别人身上,靠水水会流,靠山山会跑,你只能靠自己。
所以说,如果真的出现问题了也离不了婚,也有了孩子了,其实孩子你也靠不住,长大了不一定怎样,不一定还这么爱你,也不一定孝不孝顺。把你的责任尽好,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作为一个妻子的责任,他背叛我们,但我们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责任,我们把自己先做好。然后呢,用剩余的精力学学佛啊,或者是练练瑜伽啊,练练书法绘画啊,学学音乐、唱歌之类的,找点自己的业余爱好,把自己经营好。
当你非常优秀的时候,有一天甚至很多人来追你的时候,你告诉你的爱人:我不需要再忍受这一切了,我已经具备了拥有新生活的能力了。
这个时候,他可能非常有危机感,倒过头来又对你很好,不舍得离开你,甚至跪下求你不要离开他……
所以,无论我们遇到什么,不要放弃自己。我们遇到的境况越糟糕,我们越要塑造一个坚强而完美的自己。你越优秀,你越不怕他背叛你。如果你很优秀,他再背叛你,他就是傻子了。一旦你跟他分开,也有很多人去爱你,你担心什么呢?
或者你也不想再去参与任何的感情了,谁追你,你也没兴趣了,因为你已经看清了感情的本质早晚就是伤害,不是这方受伤,就是那方受伤……很麻烦的。
只要陷入感情,就在轮回里越陷越深。或者你已经完全地放下了,你在家里就是行使你作为一个妻子、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孩子的使命,行使好你的使命,扮演好这个角色。当角色扮演地差不多的时候,时机到的时候,你彻底地跳出三界,不在这里边儿玩儿了……这就是最大的自由。
所以说,当你不执著的时候,你就彻底地幸福了。只要还有所执著,就不幸福。如何降伏其心呢?佛说:应无所住,而降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彻底无所住,三界也无所住,你就跳出三界了。只要有所住,你就在里边儿受苦吧!所以说,执著就是苦,放下就解脱。
那么,这个话题我们就先讲到这儿吧。
希望大家能够反思一下自己的婚姻爱情还有自己的人生,强调的就是永远不要放弃自己;你能够依赖的只有自己,而你能够带走的只有「业」。所以即便你不想出轮回,你也经营好你的「业」,你应该多花时间经营自己的「业」,多做善业和净业,这样等于为来世的自己积福报,为来世自己的幸福打基础。
好,接着看一下《楞伽经》。
……(注:前面部分经文略过)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天乘及梵乘,声闻缘觉乘,诸佛如来乘,诸乘我所说。
乃至有心起,诸乘未究竟,】
佛说:你看,我讲了这么多经,我给天界的人也讲,给大梵天王也讲经,给声闻乘、缘觉乘都讲经;甚至有的时候,也讲一些佛和如来所说的话。
但是,我讲的所有的这一切的言论,你们要知道,只要有意识心的参与,它就不是最究竟圆满的法。
因为只要有意识心的参与,讲的就是相里的事情,就是识心的动,讲的识心动引起的波浪,就是这样的。
我们讲的一切只要跟相有关,它就不是最究竟的,因为最究竟的,大家在禅修时已经证得。你慢慢地深入内在——深处,完全化开,没有言语和思想……那个才最究竟呢。所以说,只要有言语和思想在都不是最究竟的。
【彼心转灭已,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为摄愚夫故,说诸乘差别。】
真正的一乘,没有「乘」可建立,无乘之乘,方为一乘(最高乘乘;无法之法,无言之言,才是最美妙的。
但是,为了摄取和帮助愚昧的众生,没办法,还是在相里讲讲讲,还是要动用意识心讲讲讲……佛都觉得自己很可笑,好像在说梦话一样,在梦里对着自己梦里的众生说着梦话而已!
【解脱有三种,谓离诸烦恼,及以法无我,平等智解脱。】
这里谈解脱有三种:一种解脱离开了所有烦恼。就是说「无我」了嘛,没有「我」就离开了所有烦恼。你为什么烦恼?你执著,你还是有「我」嘛,你要没有「我」,谁执著?谁痛苦?谁烦恼?
然后,还有一种解脱是「法无我」,就是法是空的,连法也不执著,我不再执著这个法是正法还是邪法,还是魔法,是佛道的还是外道的……我不再执著的时候,菩萨也不痛苦了,管他呢……你爱怎么样跟我无关。法的执著都放下的时候,也解脱了。
然后,就是「平等智解脱」,这是佛的解脱。众生平等,他看破了人和法的本质都是空的,不执著,同时他又来行使他的慈悲。在众生平等当中,他不会偏向任何一个。
他不偏向自己,也不偏向别人;不偏向自己的教派,也不偏向别的教派;不偏向自己的国家,也不偏向别的国家;甚至不偏向现在世,因为他知道过去、现在、未来都是虚妄的分别,都是识心虚妄的分别而已。
【譬如海中木,常随波浪转,声闻心亦然,相风所漂激。】
但是,大多数的众生呢,都像海里飘着的木头一样,随着波浪在转:波浪起来了,他就高起来了,波浪下去了,他就低下去了……
很多声闻乘的人(就是已经证得阿罗汉的这批人),他们的心啊,也是不稳定。
【虽灭起烦恼,犹被习气缚,三昧酒所醉,住于无漏界。
彼非究竟趣,亦复不退转,以得三昧身,乃至劫不觉。】
虽然在打坐的时候,可能在实修的时候放下了一切,能够跳出轮回;但只要一出定,外在的境界一变化,风一吹,他还是变啊变……还是起烦恼,因为习气未断导致的。
所以,在三摩地的境界中,他们只是暂时地麻痹自己一样,住在没有烦恼的无漏的境界。
但那个并不究竟啊,你试试你闭关,你去一个闭关中心长期闭关,或者去山洞里一直入定,你很静,你跳出轮回……是的是的,是这样的。但是,你一到红尘就起起伏伏,这不行啊,这说明功夫未到家啊!
所以说,如果你的打坐只是暂时地对自己的麻醉,那么还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你还需要「麻醉」,你不是醒着的。而真正的觉悟者是「醒着」看着自己在梦中,他的喜怒哀乐都在梦中,他看得了了分明、清清楚楚的。但你呢,只能在打坐中寻求麻醉,一但出定该痛苦的、该烦恼的,还是无法停止……这不行啊,所以要加油修行啊。
「理」可以瞬间顿悟,但是「习气」要慢慢地断啊,习气主要就是执著的习气(著相的习气),慢慢地断,一天断一点……一天断一点……
多多地禅修打坐,反正能够好一些。已经很多师兄看到了,禅修几天自己性格就有改变了,自己的头脑的理念就变了。所以,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不像过去那样那么当真了,所以,痛苦就少了。这简直是立竿见影的事情,有的打坐一天就看到效果了。
有一个受感情伤害的师兄告诉我,这边正在哭着,听我说去禅修她就去禅修。禅修的四十九天的禅修课,第一节课她连着听了两遍,就是刚听完一遍,觉得瞬间好像业也空了,痛苦也消失了……然后再来一遍,彻底快乐了。就是一节课听了两遍就效果非常明显。我们想一想,如果四十九天的课下来,可能就彻悟成佛了吧……希望诸佛加持。
这里讲:
【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悟,声闻亦如是,觉后当成佛。”】
就好像那些喝酒喝多了,昏昏的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失去理智的人),酒劲儿消的时候,他就彻悟了,他就醒了。
「声闻乘」的人也是这样的,只要真的觉悟了,他就真的能成佛。所以说,阿罗汉他不是佛乘中的最高层,但是只要他觉悟,不影响他成佛。
成了佛都一样,不管你是今天修的,还是十年前、二十年修的,觉悟了都一样,成佛了都一样,没有高下之分,没有人我之别。
成佛之后你更深刻地意识到了:他就是我,我就是他,万物打成一片,都是我的识心。像现在我们很多师兄在听经,听那个叫醍醐的人唠唠叨叨,那你们听的是什么?是你的阿赖耶识识心的大海,这个八识心田里的内容。
过去世咱们就有因缘,所以今生又遇到,你听到的我可能是过去世的你自己。若干世之前,可能你真的就是我,我真的就是你。现在角色切换了,你看到的是你识心这里跑出来的一个相而已。
你这个阿赖耶识的仓库里装满了相,也装满了相与相之间的作用和随机的组合,突然跑出来了,出不去你的阿赖耶识的识心的仓库。所以,你周围你见到的一切善、一切恶、一切迷的、一切觉的……一切一切都是你的识心仓库里的东西,你见到哪里见的都是你的心而已。
所以,不要盲目地向外去崇拜,你即使再崇拜,你崇拜的也是你心里的那个相,归根结底还是你的「心」,一切万物万法都出不去你的这颗「心」。所以说,心是一切的根源。
接下来,我们再分享一下佛陀跟大慧菩萨讲的关于「意生身」。
大乘入楞伽经 卷第四
无常品 第三之一
【尔时,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今当为汝说意成身差别相。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大慧言:“唯。”
佛言:“大慧,意成身有三种。何者为三?谓入三昧乐意成身、觉法自性意成身、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诸修行者入初地已,渐次证得。】
佛说:大慧啊,意生身也叫「意成身」,有三种类型。
最近在禅修课上,我们经常会提到意生身。我们知道,修到想阴区宇的时候,就有意生身了,修成三地菩萨就有意生身了。
意生身佛说有三种,一个叫「入三昧乐意生身」,一个叫「觉法自性意生身」,一个叫「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
「意生身」,意识形成的身体、意识生成的身体,所以也叫「意生身」也叫「意成身」,是一个意思。
【“大慧,云何入三昧乐意成身?谓三、四、五地入于三昧,离种种心寂然不动,心海不起转识波浪,了境心现皆无所有,是名入三昧乐意成身。】
接下来就解释了,佛说:大慧啊,什么叫「入三昧乐意生身」呢?进入到三摩地享受快乐的时候化现出来的身形。这个是三地、四地、五地菩萨入于三摩地的时候,离开了一切的种种意识心,享受那个寂然不动的境界,心的大海不再生起波浪,慢慢地就把这个识性的波浪转啊转啊转……转成了什么了?「了境心现」,转成了智慧了。把识性的波浪转向了如来藏的清净,转到智慧那里去了。
「了境心现」,知道一切的境界,不管我是下座后的境界,还是上座后的境界,都是我的心展现给我的。归根结底都是心,并不是外来的,所以,就慢慢地证得了「入三昧乐意成身」。
第一种意生身,就是说,你三地、四地、五地菩萨进入到三昧当中,进入到三摩地(正定)当中,慢慢地修得的意生身。这是第一种意生身。
【“云何觉法自性意成身?谓八地中,了法如幻皆无有相,心转所依,住如幻定及余三昧;】
然后,第二种意生身叫「觉法自性意成身」,是八地的菩萨(八地或者八地以上的菩萨),知道一切法都如梦幻,都是幻化,皆无有相。八地菩萨看到世间一切相,他看的就是若有若无的、很虚幻的感觉,真的就好像你看到一个幻影一样的。所以,他就真的不当真了嘛,他就不动了,八地是「不动地」,很稳定了。
「心转所依」,心看到一切都能转化,瞬间就转化了,不著相,看到相就是心的启用,不在相里边儿漂流,就这样住在如幻的定当中。因为幻觉是幻觉,定功也是幻觉中的定功了,就是这样安住三摩地正定,安住!
【能现无量自在神通,如华开敷速疾如意,如幻、如梦、如影、如像,非四大造与造相似,一切色相具足庄严,普入佛刹了诸法性,是名觉法自性意成身。】
慢慢地能够现出无量的自在神通,就好像花儿自然地开放一样,然后想怎样就怎样,如梦、如幻、如影、如像……
看上去它所幻化的一切,无论是有情众生无情众生,好像不是四大(地、水、火、风)集合成的,但是与四大(地、水、火、风)集成的又很像;他变成的任何色相都具足庄严,他能够普入佛刹(八地菩萨已经能够进入佛国了),了悟一切诸法的实相。
这个地方所证得的意生身,就叫作「觉法自性无作行意成身」。
「觉法自性」,知道了法的真心自性本来面目什么样子;他「无作行」,就是没有那种刻意想法,不是很故意的,很「小我」意识的那种强力去做的,然后就显化了意生身。就是自然而然地,需要什么就显化什么,有情众生无情众生都能够显化,这个时候比较自在了。
八地菩萨证得的意生身叫作「觉法自性无作行意成身」。
【“云何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谓了达诸佛自证法相,是名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
接下来,还有一种意生身(意成身)叫作「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
这种意成身,就是了达诸佛自证法相,彻底地知道什么是佛,已经安住在源头了。他们所显化的意生身就叫「种类俱生」,就是什么种类都可以生起,有情的、无情的(十二类众生)都能够化成。
「无作行」,他是无作而作的,他并没有真的做什么,但是一切都成了,简直像上帝一样,没费什么力气。上帝还说「要有光」,所以才有光呢;当你成为诸佛的时候,「无作行」——你根本就不用动,什么都成了。
就是说,你成佛了,就随于宇宙大道了,道就是你,你就是道。你成为法性(法身)本身的时候,成为如来藏(大光明藏本身)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意生身就叫「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该有的都有了,你却根本就没动,什么都没做,甚至意念都没生起。
佛经常安住源头,没有任何的起心动念的,如果有起心动念,一般都是菩萨在行使使命(行使利益众生的使命),佛基本上没有起心动念的。
所以,这个时候产生的意生身「种类俱生」,什么种类都能产生,而且「无作而行,无功而成」,这是最高境界了。
我们就知道了,意生身,真正的「三昧乐意生身」从三地菩萨开始有。
我们就知道了,当你真的有意生身,你在禅定中可以化现万物的时候,你就知道:我现在是三地菩萨了。
「三地菩萨」基本上意生身的数量还不够多,你还不是很自由,但已经开始有意生身了。然后,一直在这个次第上增进,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到八地你就可以什么都化现了……到了十地,就可以不用你化现却自然一切都有了……这是最高境界了。
所以,我们说学经不要只学一部经,因为关于意生身在几地出现之类的,分成几种类型,这些在《楞严经》里就没有,是不是啊?你学《楞伽经》的时候就知道了。所以,有能力的情况下,还是多学一点为妙。
说句有为之法的话——有为之法,大家都在修行,修行人这么多,你怎么出来?你怎么样成为大修行者,成为真正的证道者、解脱者?你不努力能行吗?如果你看的书是别人都看过的,你做的事情都是别人都做过的,你练的功夫是别人都练过的……你怎么超过他?
你怎么超过他?你要多做一点点,每天多做一点点。
首富李嘉诚原来就讲,年少的时候他打工,别人做八个小时,他就做十六个小时,所以人家后来才成为亚洲首富。
你要多做一点,在修行上大家都在精进努力,你怎么样超过他?我们不是说以超过他为目的,而是为了增进自己的修行的动力,也加快自己的修行速度。你要多付出啊!别人看一部经,你看两部经,你懂得比他多是不是?他看二十部,你看四十部,你懂得比他多是不是?在同样禅修打坐的情况下,同样听经、念经、诵咒的情况下,你看的经多,你肯定超过他,这是必然的,这是小学生都能算出的题目。
所以说,多做一点,多付出一点,肯定收获就大一点。
那今天就先到这儿,谢谢大家的聆听!我们还是以音乐作为结束……
(音乐:碧云深 马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