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楞伽经》讲解 > 《楞伽经》奥义解析 第04课·被问题推向答案

《楞伽经》奥义解析 第04课·被问题推向答案

xincheng1年前 (2023-02-24)《楞伽经》讲解0

00:00

04课·被问题推向答案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楞伽经》。

上节课讲到释迦牟尼佛说:「楞伽王,彼诸佛法皆离分别,已出一切分别戏论」就是说佛法离开了所有「分别」这里指的是你对于所「分别」之相的沉溺,佛法离开了执著和沉溺,而不是说完全彻底无分别。就好像昨天晚上我们在禅修课里讲「受阴」区域的种种境界,有的人说,都是「相」啊,所以甚至觉得没有因果了,或者说屎尿肉都一样了……其实不是那样的没分别,是没有那种沉溺和执著之心了是这样的。也就是有一次我们在讲《无量寿经》的时候提到的——「有分别之相用,但是没有分别之心」你依然知道什么是什么,但是不那么执著它、他是他了……

这种佛教里的没有分别心,其实你的「六根」还是正常起作用的,只不过你切换了一个视角你看待世界、看待事物的角度变了你过去站在「相」里看「相」,现在站在「源头」看「相」了,一切对你来讲都是「相」而已!但是你依然能分清这个是食物那个是石头这个是发霉的食物不能再吃了……这你是知道的不是说我没分别心了,这个发了霉的食物和正常物一样,或者石头我也去啃,那不成傻子了吗?

有的时候,大家学习佛法学了一段时间,就很容易机械去用佛法,就用还不如不用呢没学佛的时候还正常,一学佛变得不正常了这很糟糕要活学活用因为佛法本身它是活的,是活泼泼的,就像宇宙大道一样,非常活泼,它不是死的。

「已出一切分别戏论」,指的也是不执著那个戏嘛,那毕竟是戏嘛,看的时候,看着玩,但是随时可以出离。

「非如色相,唯智能证」,说佛法讲的一切并不是只是「相」的层面的事情,它是让你能够在相里悠游自在,又能够自由出入「相」,又能够超越「相」,是这样的。

佛为什么讲法呢?是为了让众生得到这样的自由安乐,所以才讲法的;然后能够向你阐释出那种无「相」的智慧的才是真正的如来不要只在「相」里打转转。

因果律也是指「相」里的,在这个「相」的世界里是有的如果在超离「相」的世界,当然因果律是不存在。但是你现在还有肉身存在的情况下,你不可能超离「相」,绝对的超离不可能;只能是心的超离,肉身的超离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的肉身在这个「相」世界只要做什么,还会牵动一些业果给你,因为你没有证得「无余涅槃」嘛!所以,「有余涅槃」——心的超脱,代表你做什么事还是有因果的,因为这个「相」还在这儿呢,对不对呀?

「以无相智说名如来」(这个地方的断句,我是建议大家把这个逗号点在「说」的后面,不是点在「智」的后面)——「以无相智说,名如来」,告诉你个「无相」的智慧,万物本源的那个地方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如来。

【是故如来以智为体,智为身故不可分别,不可以所分别,不可以我、人、众生相分别。】

如来以「智」为体以「智」为身这种「智」是什么?是「自证圣智」就是你自己亲证的智慧。如来以自己亲证的智慧为自己的「本体」,以自己亲证的智慧为自己的「本身」,不可分别。

如来亲证的智慧,是他自己向内挖掘找到的,你怎去分别?你又不是关于说修行证到什么程度了「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别人看只是看一个表面。

有的大禅师特意去妓院去考验自己的修行功夫看看自己还能否转物而不被物所转,能否真的对境不生心了。但是别人看这和尚怎么来妓院了呢?光看表面但是禅师知道自己干嘛去了禅师喝酒,他也有他的目的外人一看,这个和尚怎么喝酒呢?实际上他有他的目的,他的目的只有他的「心」才知道。所以凡夫你不能从「相」上去妄自地分别。

到底你有没有著相你在演戏的时候,是不是入戏入得都忘了自己在演戏了只有你自己知道。因为开悟者在生活中的表现,他跟凡人是特别像的看着也是容易情绪化容易激动很投入别人不知道他是「真」投入还是「假」投入,能不能出离出来只有他自己明白。

所以说修到最后修的就是一个「自己」你自己明白,别管别人,你明白就行——因为你的因果你自己造你的命运你自己来设计一切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到什么阶段了,你才可以去这些染污比较重的地方去历练在什么阶段,你还没有出离染污的能力你也要自己心里有数。别听说禅师去染污很重的地方去试练自己,我也去吧你还没有抗染污的能力进去不就被染脏了吗?在什么阶段做什么阶段的事情,不要盲目跟别人学,不要只学一个表面

这里讲,如来以智为体,智为身不可分别不可以「所」分别不可以你所见到的分别),不可以「相」去分别。这个「所」,一般指「相」的层面「客体」的层面,一般是「相」的层面),就不要以「相」去分别,也不要用我、人、众生去分别。如来没有「我」,做什么事都是利益众生的,所以不要用你的「小我」去分别

【何故不能分别?以意识因境界起取色形相,是故离能分别,亦离所分别。】

「何故不能分别」为什么不能分别呢?因为意识是因为「境界」而生起的见境生心被物所转被「相」所转这不是因为境界而起变化吗?一般人的意识都是因为境界而起变化的,都是取著于「色相」的,从「相」里出不来的。

所以你离开「色相」,离开那个能分别,亦离所分别。离开「能分别」和「所分别」意思是什么?心不动心不动,安止于「实相」。如果你始终保持安止于「实相」保持在「源头」的状态在你面前一切事物的发生,你了了分明,但是你心中不会起波澜,这个是我们要的不是说一切事物在你面前你都分辨不清了,六根彻底地失去了作用了不是这样的——依然有作用,但是心未动摇

楞伽王,譬如壁上彩画众生,无有觉知;世间众生悉亦如是无业无报,诸法亦然无闻无说。】

然后佛陀就跟楞伽王举了一个例子

这种状态像什么?就好像你看墙壁上彩绘的众生没有觉知世间的众生在如来看来也是这样的就好像彩画里的众生一样,这一笔和那一笔是一样的这里画个蚂蚁,这儿画个大象,是一样的,都是彩画里的众生),甚至总是处在「实相」,看众生好像就是没有觉知的,像一幅画一样众生那里很热闹,在旋转,甚至在打起来了,但是对来讲,没有太大影响,因为的心不动摇的缘故。

「无业无报,诸法亦然无闻无说」,就是在「无余涅槃」这里在「源头」这里,没在「相」那里,就是没有业报产生因为没有动,没有业报产生,能动而未动的时候「诸法亦然无闻无说」,我对谁讲法?都没有众生听我讲法,我还讲给谁听?

释迦牟尼佛证悟之后,要是没有天人劝他——一再劝他来讲法,他可能就一直入定了,不跟别人讲,就享受自己证得的就可以了,一直在源头着就可以了。

那么天人出来,就好像从画上飞下来一样,说:佛祖,画里的众生也想出来,您讲一讲吧,让画里的众生都出来成佛吧,让画消失吧。然后佛就开始讲了……

【楞伽王,世间众生犹如变化,凡夫外道不能了达。】

佛看来,世间众生就好像变出来的画出来的化现出来的一样挺神妙的,并非真有,并非实有),但是凡夫、外道因为他们站在「相」里出不来,总觉得这个「相」是真的。

科学家、哲学家都是站在「相」里去研究、去思索的……

【楞伽王,能如是见,名为正见;若他见者,名分别见;由分别故,取著于二。】

你要是能够明了世间这个世界的「相」和众生的「相」,都是变出来的、像画出来的像魔术师在空中变出来的一样,你就算有了正见了你这个见解就是正确的。证明什么?你在源头,你意识到那是个假相是个幻影。

如果你不是有这样的看法的话,要是保持其他的看法,那就应该是分别之见分别之见就是「相」中所见嘛

因为分别,就取著于「二」,取著于二就是二元对立,一直在对立中不得宁歇……

【楞伽王,譬如有人于水镜中自见其像,于灯月中自见其影,于山谷中自闻其响,便生分别而起取著。】

下面又讲楞伽王,就好像人在水平如镜的情况下水面非常平,没有波浪,感觉像镜子一样,有的人照这个水镜子,就看到了自己的形像;或者有的时候,在看灯和月亮的时候,在灯光下、月光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者在山谷中经过的时候,听到了回声,就开始分别了哎,这水里怎么会有一个形像呢?水里的形像,这好了,那不好了;或者这灯光下、月光下有个影子,我这个影子是长是短啊?或者空中传出什么声响了,就分别这响声从哪里来的好恐怖啊,是不是有妖怪……太著相因为著相分别起了执著就很傻了

【此亦如是,法与非法唯是分别;】

所以,这个是法,那个是非法,也是讲给「相」里的人听的,因为他们著相,就讲给他们听了,这是分别造成的。

【由分别故不能舍离,但更增长一切虚妄,不得寂灭。】

你总是在分别当中,你的六根不能歇用,你就回不到「实相」然后就进一步越分别就越增长了进一步虚妄。怕不行,这个声音从哪儿来的?或者我看到这个影子从哪儿来的?是妖怪吗?虚妄增长更多的虚妄「不得寂灭」没办法回到寂灭的「真如实相」。

【寂灭者所谓一缘,一缘者是最胜三昧,从此能生自证圣智,以如来藏而为境界。

所谓的「寂灭」,就是让所有的缘都消失「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让外在的境缘消失,就是让它合一,让它归拢下来统一它,不再让它运作。「一缘」就是统一缘,让缘消掉。

一缘者就是最胜三昧了。让外在的境缘消歇掉,让你的分别心消歇掉,就进入到最胜的「三摩地」了,这样你就能修「奢摩他」了修「毗钵舍那」了,修止啊,修观啊,慢慢在「止观」中自己证得如来的智慧,以「如来藏」而为自己的境界,而不是以幻相为自己的境界,最终的境界是「如来藏」所以说,修行就是回归「如来藏」……

接下来看一下第二品——「集一切法品」。

集一切法品 第二之一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国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曲躬恭敬,而说颂言:】

这个时候,「大慧菩萨摩诃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国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大慧菩萨和摩帝菩萨两位菩萨因为释迦牟尼佛化现了无量的国土在自己的周边,他们就随便游历了一切国土在佛力的加持下,从座位上起来,然后「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恭敬就说了一个偈颂。

这个偈颂说:

世间离生灭,譬如虚空华,】

世间离,所以有生灭因为世间相离开了「如来藏」本身,所以显示有生生灭灭的变化),就好像虚空中的花一样,一会儿开了,一会儿败了……「相」的世界非常不稳定。

【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你真正的智慧,就是「转识成智」之后,就是不分别之心,心不再动摇不会因为「相」的有无生灭而动摇,在这种不动摇里,起了广泛的慈悲心。

所以说你沉空守寂是不对的修着修着就爱打坐,什么都不干了,这样是不对的,有失佛菩萨的慈悲心,在离相中要生起广大的慈悲心才可以的。

【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

真正的法真法离幻

「一切法如幻」,真正的法离幻看着世间的「法相」像梦幻一样真正的法远离于「心识」的动摇,没有心意识的动摇,没有「知见立知」

「知见无见」才是「涅槃」,永处于知见无见的状态。就是心里总是空荡荡的,很空明,越空越灵空灵空灵越空越灵……空荡荡的才有无尽的智慧显现。如果你总是被知见塞满了,总是被妄念塞满了,你真性的智慧就无法流露出来了,就好像一个泉眼被堵死了,这个泉水怎么出来呢?

【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如来的这种「智」,远离于「相」的层面的生灭变化「而兴大悲心」,离相中却有无限的慈悲起来。

所以说,佛陀是智慧和慈悲的结合,也可以讲是「空性」和「慈悲」的结合,因为「空」而不住著,因为「慈悲」而能化现于世。

【世间恒如梦,远离于断常,】

这个世间相在佛看来如梦幻一般的,佛陀已经远离于「断见」和「常见」了。

世间人要么觉得,啊,人过一辈子,死掉了就什么都没了吧这是「断灭见」或者说活着这一辈子,没有任何意义的,虚无主义的;要么就「常见」,一切都永远存在吧。这都是不对的,「断见」和「常见」都是不对的。

【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如来的境界不是对「相」的分别,在「离相」当中起了大悲心。

我们讲「如来藏」说祂不生不灭但是要说祂恒常不变,其实并不准确因为远离于「断」「常」的缘故,「断」「常」都是「相」里的事情,「如来藏」不能用「相」去判断去形容。

【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

佛陀总是处在清净无相里面,就是「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的这种状态,是佛的状态。在这种空净无相里,还有无穷的慈悲心

「知人法无我」,也就是说人空,法也空,就是没有了我执和法执了,也没有了烦恼和那些像火焰一样炽然的一些执著,没有了。

【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

所谓的涅槃,所谓的佛,只是名字相而已!不要天天在那玩「文字相」。要去体味「佛」代表什么?代表觉悟「觉悟」是什么?你自己你要明了一切,你要开化,你要觉醒,——那个是觉悟。

「涅槃」是什么呢?不生不灭,回归那个超越「相」「佛」代表觉悟,「涅槃」代表超越「相」。一般在世间讲,佛是「涅槃」的,超越「相」了

但是呢,所谓的觉悟所谓的超越相,这不都是名字相吗?要玩文字相,跳出来不要天天把「佛」和「涅槃」放在嘴边。佛不住在「涅槃」里,「涅槃」也不住在佛里,指的是什么?真佛不住在「涅槃」里,真正的「涅槃」也不在佛里彼此不在彼此,这边不在那边意思是什么?打破「相」打破意识,回归真如。

【远离觉不觉,若有若非有。】

怎么形容「佛」呢?怎么形容「涅槃」呢?

是远离了「能觉」和「所觉」的,无所谓觉还是不觉,没有这些,远离了语言的描述无所谓有或者没有,不要用语言去试图理解祂,要深入内在深处去证得祂,去亲眼见到祂……

【法身如幻梦,云何可称赞?】

当你提到「法身」,这又是一个名字相,一个概念。

「法身」这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像梦幻一样,不要去执著,也不需要去赞美法身有多么美好。

大慧菩萨是在讲实相,讲给那些著相的人听的已经证悟的人就不需要大慧菩萨去讲了)。但是很多没证悟的人,你看他,天天还是在著相,还是,思惟得很痛苦啊!讲给他们听的。追求什么法身呢法身也像幻梦一样,你把你的意识打掉就成就了,你的意识为什么那么活跃呢?这是没有证悟的人。你打掉你的意识,六根歇下来歇下来,一再劝你歇下来……

那么已经证悟者就不是了,随意,你歇下来就歇下来,你用就用,反正你很清醒,你知道你在做游戏你在梦中玩,这是可以的。但是没从梦中出来的人,大慧菩萨就一再用重锤敲他们——赶快出来吧,别再玩那个梦啦!

【知无性无生,乃名称赞佛。】

你要是真的证得了,无所谓性,无所谓生灭,证了,那个时候你才算真正的称赞佛了。

所以,对于佛的最高的称赞和赞美是什么呀?是你成佛证得实相亲证实相,就是亲手触摸到佛了,那个是对佛最好的称赞;而不是表面上写多少万的偈颂来赞美佛——这种赞美对佛来讲无意义的。

佛讲了半天法,目的是让你过来到彼岸,你老在此岸赞美他有什么用啊?佛要的不是你的赞美,是要你跟他一样,同处于的境界、祂的状态、他的频率、他的维度……

【佛无根境相,不见名见佛,】

不要天天就迷恋文字相里的佛迷恋一些瑞相或者迷恋庙里的佛相。

「佛无根境相」,佛无相啊,真佛无相啊,不要只执著相。「佛无根境相」(「根」六根;「境」与之对应的六尘),佛无六根、六尘,就是没有主客体之分在泯灭了二元的情况下,你才能见到佛呢。

「不见名见佛」,是指的是什么?离相,「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别只在「相」里沉迷了,只在「相」里沉迷是见不到佛的,——这还是在讲给那些著相的人的

当你成佛之后你就看到,「相」与「非相」都是佛,到处都是佛;但到处都是佛,你却心里忘掉了所谓佛这个名字相,那是真见到了。在初期呀,你还见到这也是佛那也是佛,慢慢融在里面你也成佛时候,连佛这个名字也消失了,那是真正的「不见名见佛」。「佛」这个词消失了,但是你已经证得了已经证得了,又是无修无证的感觉我证得了什么?我无可修,无可证

【云何于牟尼,而能有赞毁?】

这是讲,「相」里的众生为什么一直在赞美释迦牟尼呢你自己不成为释迦牟尼呀?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释迦牟尼!为什么你就不抬动你的脚步呢?

【若见于牟尼,寂静远离生,】

你要是真的见到了释迦牟尼,就「寂静远离生」,你就证入了不生不灭的涅槃之境了,就永远处在「常乐我净」了——远离生也远离灭远离无常也远离了非无常远离了一切的文字相……

【是人今后世,离著无所取。

如果真的证入了无生法忍,证入了不生不灭的话,这个人无论是今生还是后世,他就离开了所有的执著了,不再执著。

这种执著意味着不再执著「有」也不再执著「空」,在空有之中自由出入,感觉空就是有,有就是空——空有不二。当有空不二空有不二的时候,这个有啊,它就有一种透明态了,对你来讲真就是幻梦一般海市蜃楼一般。你想,这个东西存在,但是很空,是不是有一种虚无的感觉,像气一样的像梦一样的,是不是?这空有不二的感觉,就好像梦一样雾一样,是这样的状态。

所以说,觉悟者日常的状态,虽然说他也在生活他也在相的世界中,但是相的世界感染他所发挥的色彩,感觉这个相啊,都是空灵灵、明灿灿,一点都没有那种晦暗的感觉。在未觉悟之前是觉头疼闷的慌晦暗到处都是墙壁那觉悟之后就是彻底打开的,很空灵的,空有彻底不二了,没有任何限制了。你的限制来自于你的执著你执著这儿,就不在那儿当你不执著的时候,你就彻底打开了,就没有了限制了。这种没有限制,不是说就没有戒律了,随便做。真正的证悟者,他不会毁犯戒律,他自然而然就守好了。没觉悟之前要有意识控制自己——我不能这不能那,我不能这不能那觉悟了以后就自然而然地就合了戒律了,不需要说我不能不能……他永远不会犯戒了。就好像未觉悟前未证悟前的自己就好像一个小狗,总被主人牵着,出去遛狗的时候,主人使劲用绳子栓着它,就怕它走错地方迷路了跑丢了觉悟之后的我们自己就好像一个不需要绳子去捆绑但是能够永远在主人身边的小狗,永远在主人身边,一会远一会近,但是呢,它能自己找到主人(它知道主人在哪里,它可以自由地远一点、近一点,自由很活泼,不需要用绳子拴着它,但是它把握很好不该去的地方,它永远不会去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

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咨尊中上。

时,世间解闻是语已,普观众会而说是言:

汝等诸佛子,今皆恣所问,我当为汝说,自证之境界。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蒙佛许已,顶礼佛足,以颂问曰:】

接下来,大慧菩萨说完上面的偈颂之后,就自我介绍了一下。之后呢,在佛的许可之下,向佛顶礼,开始发问。

因为他受了罗婆那王的祈请,要帮着来发问的,看看大慧菩萨的发问吧,非常有水平啊!可能读下面这些问题的时候,很多师兄想到了屈原的《天问》,但是大慧菩萨摩诃萨,他的发问在高度、深度、广度上,又远远胜过屈原同志了!

看看他怎么问的:

云何起计度?云何净计度?】

这个世间一切都是凡人的心(识心妄动起了计算和量度而产生的那么这个凡人的心(识心),为什么会起计算和量度呢?怎么让凡人这个计算和量度之心消歇掉呢?

【云何起迷惑?云何净迷惑?】

众生的迷惑和染污(这个无明是怎么来的呀?怎么样能把无明这个染污这个迷惑打掉呢?

【云何名佛子?及无影次第?】

怎么样才算真正的佛弟子呢?怎么样才能够让空中的花,这些梦幻一般的影像消失掉呢?消失的过程是不是有次呢?怎么样按照次第让影像消歇掉呢?

【云何刹土化,相及诸外道?】

云何在一切的佛国刹土,救度、开化一切的著相众生和著相的外道呢?也就是说,怎么度众生呢?

【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能解?】

我们寻求解脱,解脱到哪里去呢?解脱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那么我们现在是谁在绑着我们,让我们不得解脱呢?谁能够让我们解脱呢?

这句话很深刻啊!有人问禅师说:禅师啊,我想寻求解脱,怎么解脱呢?禅师就问他:谁绑着你了?然后这个人就大悟了。

你问:我怎么解脱呀?禅师问:谁绑着你了?你就想:谁绑我了?是啊,谁绑我了?是我的心在绑着我,是我的执著在绑着我,放下执著就解脱了呀。

这个问题问非常好啊!有的人过来这边问说:师父!我「心」里很痛苦「心」里很痛苦怎么办呢?禅师就问:你的「心」在哪儿啊?然后立刻这人就猛醒是啊!我的心里很痛苦,我的「心」在哪儿呀?「心」又不是这个肉团心啊,「心」在哪儿?「心」是什么东西呢?他就找了,找了半天,他又找不到「心」都找不到,痛苦在哪?也找不到……

大慧菩萨还问:

【云何禅境界?何故有三乘?】

什么样的境界是所谓的「禅」?禅境界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有「三乘」佛法呢?为什么佛不只说「一乘」,说了「三乘」

这个有答案,我们知道《法华经》里有答案。

【彼以何缘生?何作何能作?】

这个众生到底是怎么来的生命是怎么化?是什么在做?为什么能做?生命、电、宇宙的能量,怎么来的?它为什么能运作呢?

【谁说二俱异?云何诸有起?】

「谁说二俱异」二元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这个非那个此非彼,彼非此,为什么?「云何诸有起」一切「相」怎么产生的?

【云何无色定,及与灭尽定?】

这个「无色定」和「灭尽定」是什么意思呀?

【云何为想灭?云何从定觉?】

怎么样算是妄想的消灭呢?怎么样算是修习禅定,然后获得觉悟呢?为什么定了就能觉呢?

【云何所作生,进去及持身?】

为什么做什么就产生了什么?「相」为什么会被创造出来呢?为什么我们可以进到「相」里面,还能保持我们是我们呢?

【云何见诸物?云何入诸地?】

为什么我们能够见到诸物像呢?为什么能见呢?为什么我们具有见的功能呢?「云何入诸地」在修行过程中,为什么我们能够进入「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不停增进呢?

【云何有佛子?谁能破三有?】

为什么会有佛子产生啊?谁能破掉「三有」(「三界」啊?谁能破除「三界」呀?

【何处身云何?生复住何处?】

说,我们这个无处不在的身相,是怎样的?真的无处不在吗?它这种存在难道没有一定的趋向性吗?

【云何得神通,自在及三昧?】

我们怎么样证得神通呢?怎么样证得「大自在」呢?怎么样处于「三摩地」呢?

【三昧心何相?愿佛为我说。】

要是处在「三摩地」的状态,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佛给我们讲一讲吧!

【云何名藏识?云何名意识?】

如来藏阿赖耶、意识,为什么叫如来藏阿赖耶和意识?有什么区别呀?为什么这样称呼它们呢?

【云何起诸见?云何退诸见?】

我们的见解我们的知见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么消失的呢?怎么样让知见打消掉呢?

【云何姓非姓?云何唯是心?】

为什么说万物本来存在,也有一定的性质,您却说那非真正的体性,还说是空的?为什么说一切唯心造呢?

【何因建立相?云何成无我?】

什么原因产生了相?为什么说万法无我?

【云何无众生?云何随俗说?】

为什么说没有众生存在——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又说随顺众生而讲法?既然众生不存在,您又为什么讲法呢?

【云何得不起,常见及断见?】

您说「常见」、「断见」都是不对的,怎样才能不起「常见」和「断见」呢?

【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违?】

为什么有佛、有外道呢?为什么不都是佛呢?如果如来藏一直就是大光明,为什么还有外道呢?「其相不相违」为什么同时存在着佛和佛之外的一切道法?难道不是相违背的吗?

【何故当来世,种种诸异部?】

为什么未来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法门呢?甚至很多宗门、宗派之间还互相打压,为什么呢?

【云何为性空?云何刹那灭

为什么说法性本空、人性本空、一切本空,说「空性」是世界的本质?为什么又说刹那刹那生灭,既然是空性,谁在生灭呀?

【胎藏云何起?云何世不动?】

「胎藏」怎么产生的呀?「胎藏」这里代表什么?一方面代表众生相,代表轮回人主要是胎生的);另一方面,代表胎是觉悟之胎,就是佛胎

佛胎是怎么诞生的呀?「云何世不动」为什么说「胎藏」可以不动?说「如来藏」可以不动?

【云何诸世间,如幻亦如梦,乾城及阳焰,乃至水中月?】

为什么说世间相都是梦幻一般的?说像乾闼婆城和太阳的光焰一样,甚至像水中的月影一样?

【云何菩提分?觉分从何起?】

菩提分是指什么觉分是什么意思

下面是很多的省略号

……(注:后面部分经文略过)

大慧菩萨问了好多好多的问题,好多好多问题这些问题问着问着,把我们问到空」里面去了……

大家听着这些问题,有的师兄就能觉悟,不需要佛陀提供答案有的师兄就能陷入一种空、无相、无愿」的境界,就陷到如来藏」的无生法忍」里面去了。

但是针对这些大慧菩萨的问题,后面释迦牟尼佛确实有回答的,而且回答非常精到,我们以后再讲。

有的时候,你要是有什么东西拿不准了,你多问自己一些问题,问着问着答案就越来越清晰了……很美妙啊就好像在不停的诘问(质问)当中啊,你的小我的意识就消歇了。为什么?因为头脑卡壳了,头脑意识停止作用了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深入内在实相了……

所以说,不停向自己发问也是非常好的一个修行方法,在禅宗讲叫「参话头」

念佛的是谁?问吧,自己参吧念佛的是谁

是我这张嘴吗?不是。是我这个人吗?明确讲也不是。是我的头脑在问吗?念佛的是谁?念的是我的头脑吗?头脑在念吗?不是。要是头脑在念,用我的嘴干嘛?好像是心在念啊是妄心在念还是真心在念呢?哪个心在念?心是谁?心在哪儿啊……

问着问着问着问着……头脑卡壳了,运作不了了,机器失灵了,你就把自己推实相当中去……所以说多多问自己问题也是好事情,问一些能够让你的头脑卡壳儿、无法继续转动的问题。

参话头怎么参?其实不是用你的头脑意识去参,是借头脑意识的运作把你送到一个无意识的彼岸这是参话头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啊?你就参吧参着参着……还没参到答案呢,但是你已经到了答案的彼岸了。

达摩祖师为什么来到这边传法?问自己为什么传法?

他想让人觉悟嘛。为什么让人觉悟?觉悟好呗。

为什么觉悟好?觉悟了,跳脱生死轮回了,跳脱烦恼了。

为什么要跳脱?谁在跳脱?谁在跳脱似乎没有那个谁?对,没有那个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不就是「实相了吗?

所以大家要跟大慧菩萨学会发问。其实大慧菩萨他已经一切明了,他为什么问呢?问给众生听的。一方面,众生在大慧菩萨的这些种种的、这些重重的诘问当中陷入到空、无相、无愿。另一方面,佛陀对于这些问题的解释又会让大家彻底明朗就是你已经处在真心实相」;同时,佛陀又在上跟你解答,当你处在里的时候,你也不迷惑了就是在离开相和入相的时候,你都彻底自在了,这就是大慧菩萨发问的根本意义。

入相、离相都自在,出入自在,彻底明朗和清醒,这样才是真的觉悟如果只是离相才清醒,只是远离红尘才清醒,入到红尘又迷糊,那不是真的觉悟、觉醒,那是在进行自我的精神麻痹而已

所以说,在娑婆世界修一天,胜过在极乐世界修习一百年,胜过在其他的佛国几千年这个红尘染污如此之重诱惑如此之多你处于染污和诱惑,你心无旁骛,如此超然……这才是真正超脱

有一次,一个师兄跟我讲,他的家人都不理解他学佛学习灵性的知识……非常不理解他买什么东西啊,想布施啊或者供养啊,都不可能。老婆管钱管得很严,不让他花在佛法上、在灵性探索上。

如果你是佛会怎么做?他说如果我是佛,我就出家,离开这个家

我说不对佛陀在出家前还没成佛呢他没成佛,他以为出家了,一心修行能证得宇宙实相所以他才出家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